企业所得税清算时遇到的两个处理
新一年的企业所得税清算马上就要开始了,王五记起去年给一家单位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遇到的两个意想不到的会计处理。写下来,大家不妨看看,相信大家不会有这样的错误,但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是大家的常识,但是这家企业去年没有进行折旧。初步判断,可能是会计认为去年进行汇算清缴时,固定资产全额进行了抵扣,所以折旧已经提完,所有资产没有必要再进行折旧。经过,询问,会计人员确实是这样认为的。
这种处理的根源是没有认识到所得税汇算清缴和会计核算差异原因造成的。会计做账,折旧应该按会计的做。但所得税汇算清缴,是在会计利润基础上,按税法进行调整,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算税。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并不影响你正常做账,它是一次性的,专为算税而进行的调整。
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是两回事。我们日常进行会计核算,是按会计准则进行的。计算出来的会计利润,也是符合会计要求的信息,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而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而计算的。有直接法,间接法两种方法,理论上讲直接法更符合应纳税所得额的定义,但我们在工作中,在实际申报时,不会用直接法,而采取间接法。因为间接法简单呀。
对于大多数会计而说,直接法计算太麻烦,工作量太大,而间接法,充分利用日常会计工作的成果------会计利润,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大大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我们要记得,会计和税法是两套口径,两种目标,互相不影响。不仅是,这次的固定资产全额抵扣优惠政策,所有的税会差异,都只是调整所得税申报表,不影响你平时的账务处理。实际上,如果你不计提折旧,会影响成本费用的核算,影响公司决策,错误的偏低的成本费用,让公司虚增利润,让业务部门作定价决策时,因为虚假的低成本而定出不利于公司的低售价。这些都是不计提折旧造成的不良影响。
但是如何提醒会计改正这个错误,成了一个问题。当着老板的面说,老板会批评他,认为他专业能力太差。最后在公司老板不在场的情况下,我和公司的会计进行了沟通,让他进行账务处理,补提了去年的折旧。
二、研发支出二级科目设置
该公司在研发支出科目下,设置的二级科目是,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它,资本化支出。
这是不合理的,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会计在设置时没有考虑到,会形成资产(那时候,研发支出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对它的认识都不深刻)。所以直接把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这样的科目放在了二级。随着研发的进展,研发成果很可能形成资产时,再增加二级科目资本化支出。由于,记账软件本身的原因,或者会计认识的原因,这个二级科目一直没有更改。
王五,在单独和会计交流时,提出改进意见。
研发支出下设两个二级科目“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
下面再按所得税申报要求,设置以下三级科目: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折旧与摊销,设计费用,装备调试与实验费用,境内外部研发费,境外外部研发费,其它。
原因是,研发支出这个科目本来就是为了税务核算而设置的。让它的明细科目与税务口径尽可能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我们要了解事物背后的真相,搞清基础逻辑,才能更快更准确的工作。会计虽然并不复杂,但是也要记住。每一笔业务的处理,都是“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马克思。